7/07/2012

居屋益了白表 害了綠表


居屋益了白表 害了綠表
明報 
7/07/2012


【明報專訊】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海耶克曾提到,政府善意的干預,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(Unintended Consequences),亦即好心亦常會做壞事


新特首梁振英曾提及每年讓5000名白表客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,以在新興建居屋落成及出售前紓緩市民對房屋的需求,新上任的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重提會研究這個方案。不過這樣做的後果也可能出人意表


根據中原的統計,6月份的二手居屋買賣合約登記(包括居屋自由市場及第二市場)錄得544宗,總值13.04億元,較5月的700宗及16.86億元,分別下跌22.3%及22.7%,自今年2月的370宗及8.09億元之後,創4個月新低,顯示5月期間樓市氣氛受歐債危機影響放緩,市民的上車意欲較為謹慎,導致二手居屋市道下調。


http://easss.com/jewelry


不過,有代理指出,張炳良的說法,已刺激了綠表客加快入市居二市場,因他們擔心將來一旦白表客也可以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,會搶貴了原來只有綠表客才可以免補地價的優惠的二手居屋。如此,新措施雖然有利白表客買樓,卻苦了綠表客要高價入市,這是否也算是一種「預料之外的結果」?


白表免補地價 恐搶貴二手居屋
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引述統計數字指出,2008年(第4期)、2009年及2010年的居屋白表申請分別有1.1萬宗、2.6萬宗及3.9萬宗,2009年和2010年白表申請人士的增長率分別是144%及52%,停售居屋後,相信累積的白表人士更多,公屋輪候冊人士由停售居屋前(2010年5月)的13.21萬宗增加至(2011年12月)的17.59萬宗,增長率達33%,如以2010年最後一期推出居屋的3.2萬個白表申請作最起碼基準,減去當時賣出居屋的總數3219個,即最少仍有2.8萬個白表人士仍然存在,將成為綠表客買二手居屋的對手。


額印阻業主放盤 樓價反乾升
其實,政府在2010年底推出的短炒額外印花稅,原來以為可藉此遏抑炒風,令樓價回落,但結果卻令到買了樓的業主,不敢隨便放售物業,以至二手盤况枯竭,反而出現樓價乾升,最終更破了97年高位,又是政府好心做壞事的另一「預料之外的結果」。


容許單身申請公屋 製造新問題
還有一個例子:政府放寬了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限制,結果呢,根據房屋署日前發表的報告,公屋申請宗數再破歷年新高,截至今年3月底,輪候冊累積申請按季急升超過1萬宗,直逼19萬宗大關,當中30歲以下單身青年申請,竟佔整體申請近四分之一!


本來呢,政府本應已做到申請公屋可以3年內上樓,但突然多了大批年輕單身人士「打尖」,結果整體輪候期又要延長,政府製造了問題,解決的「辦法」自然是再大增公屋單位,以滿足「新需求」!


禁提建築面積 市民無所適從
立法會剛通過規管一手樓銷售條例草案,條例將在一年內生效,往後,發展商出售一手樓時,只能以實用面積計算售價,估計稍後代理在促成二手樓交易時,最終也會立法跟隨。


本來,賣樓加強資訊透明度和統一計算面積,這可免消費者受到誤導,絕對是有益和有建設性。不過,法例規定必須披露實用面積時,限制不可提供建築面積,卻有值得商榷之處,因為香港是自由市場,且市民採用建築面積已久,強行要他們不能接收建築面積計價的資訊,反可能令消費者無所適從。


買家需要全面信息
筆者最近在兩家分別在香港和內地的超市,看到兩個有趣現象,或許對香港規定賣樓只准提供實用面積這件事有一定的啟發。香港那家超市在售賣榴槤的攤位,標明若買整個榴槤,每磅售價為12.9元,但若要起肉,則每磅為50元。我們知道,榴槤的殼的重量可能已佔整個榴槤的七成或更多,而未起肉前,誰也不知道淨肉佔多少。起肉以後,


消費者好像資訊多了,但售價卻較未起肉前高得多,那真是着數了?我們是否要如賣樓規定一樣,立法只准超市賣已起肉的榴槤,不准賣完整的榴槤?


另外,在內地的一家超市,內設一賣書的攤檔。這個書攤有趣的地方是其標價為每斤9.9元人民幣!大家以為,這種如收買佬斷斤秤的賣書方式,其計價單位絕無「發水」,事實又是否如此?大家都知道,一本書的價值,不單單只在其重量、厚度或字數,而是在乎其所能提供的知識或寫作的文采、技巧等。買樓也一樣,知道實用面積很重要,但不計算在實用面積之內如其他公用面積,設施配套,以及位置和用料等,都同樣重要。
撰文﹕陸振球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