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28日
【明報專訊】還記得小學常識課又好,初中地理課也好,都教導我們:「香港地少人多,維港水深港闊……」近年來,地產商不斷發展巨型屏風樓、發水樓,市區重建商以不同方式令住戶賣出單位,再申請八成強制拍賣,令其餘業主被迫賤賣單位,以作市區重建。
樓價持續升,小市民窮一生積蓄,只能買下一間建築面積800平方呎、實用面積僅400餘平方呎的蝸居,甚至有官員指房因市場有需求而政府不應取締。我們好像一直甘於相信及接受這種「現實」,但這個「現實」真的是「事實」嗎?
人口密度全球排名40
在之前一個關於城市人口密度排名中,香港在全球城市只是排40位,每平方公里人口6540人,密度只及排第二位澳門的三成。
既然人口密度這麼低,哪香港的土地去了哪裏?先由一些官方數據看,2007年發表的《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》中,提到城市化地區至今約佔全港土地面積21%,鄉郊集居則佔2%,另有75%是郊野公園佔地。可能各位同學看到這裏便會想:「我們將部分郊野公園用地發展,就能解決土地供應短缺問題?」同學看過上述數據後,得出這個想法是正常的。然而,一些鮮為人知的數據,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地方。
賣地加入發展時限保供應
根據早前一個網上媒體的調查,香港五大地產商手上的土地儲備(扣除地產商在新界農地的儲備),再加上港鐵未批出的鐵路上蓋項目,共可提供約6400萬平方呎樓面面積,可建逾9.1萬個700平方呎單位。若再加上五大地產商所有包括計劃中、發展中及待發展的地皮,面積更高達1902公頃,遠較政府表示的391.5公頃土地儲備為高(後來又有傳媒揭發這個數據也有相當發水成分,實質只有百餘公頃)。
http://ramsss.com/hk/properties
除了地產商的未動用土地儲備,還有新界約2000公頃未妥善規劃的土地,當中有逾900公頃的丁屋用地、佔地逾600公頃的露天貨櫃場及物資存放場、以及逾100公頃的違規貨櫃場和堆填區。由此可見,本港並非沒有地皮發展,地少人多之說亦純粹謬誤。
要解決現時中低價樓宇供應不足問題,提高購買樓宇印花稅只能短暫抑制樓市交投,減低炒賣意欲。但解決此問題,更應從供應手,政府帶頭興建居屋之餘,更可在賣地條款加入發展限期,要求發展期必須在限期前開始動工並以合理速度興建樓宇,防止發展商囤積居奇。而政府更應主動負起規劃責任,重新訂定未規劃土地的用途,提高單位供應量。
我們過去一直迷信於地少人多這個「真理」,因此以為只有填海、大規模發展郊外、拆遷,才可讓香港繼續發展,提供單位予港人居住。但只要我們探索更多政府沒有告訴我們的資訊,這些所謂的真理或迷思就能一一打破。
不是土地供應: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
本土研究社【著】
基道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3/03/01
ISBN: 9789881200501
http://bit.ly/100ZRw1
林茵:通識導賞 冇地 係真唔係?
日期: 25 三月 2013
http://bit.ly/10raKpD
戳破土地供應不足的迷思——「不是土地供應」研討會
2012-09-30 — Alex Chow
http://bit.ly/XagKnE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