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居屋鼓勵僥倖,挑撥市民之間產生妒忌情緒。當一個政府淪落到要製造分化來維持治權,這個地方還可以長治久安嗎?
另壹角度 20/10/2011
新居屋挑動全民矛盾衝突
2011年10月20日
Next Mag
新居屋,名副其實是樓市的六合彩。少數的新居屋中獎者,在五年後,只要補回購入時的折扣額,便可以在市場自由出售。換言之,假如樓價升,新居屋業主便可以賺到盡。
要知道,土地是特區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,沒有記載的資產。事實上,香港可以一邊低稅,另一邊大花筒,就是依賴土地這個終極儲備。新居屋,打爛香港的豬仔錢罌,讓少數中彩者,剝削多數市民的財富。
http://easss.com/computers
公義,不就是各取所需嗎?究竟新居屋有何公義可言?誰不需要一筆橫財?新居屋鼓勵僥倖,挑撥市民之間產生妒忌情緒。當一個政府淪落到要製造分化來維持治權,這個地方還可以長治久安嗎?
雖然曾蔭權死口不認新居屋政策是受到北京的壓力,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發生什麼事。京官王光亞南巡時講了幾句閒話,特區衙門的師爺便慌張起來。本來沒有可以建居屋的土地,忽然間都找到了。之前堅持的所謂原則,一概拋諸腦後。
港人治港,原來是我們一直自欺欺人。最諷刺是,北京以為改變過去百多年殖民地政府的審慎保守,便可以彌補特區政府缺乏認受性的先天缺陷。殊不知,各種政治權宜,反而挑起矛盾。
王光亞和曾蔭權,雙雙拍拍屁股,留下了一個爛攤子。坊間已經有傳,舊制的居屋業主質疑為何他們要以出售時的價錢補地價,要求一視同仁讓他們也即時受惠於新的補地價制度。
所以制定公共政策,最忌是令市民有錯誤的預期。政府毫不掩飾地以新居屋,將本來沒有能力自置物業的市民推上車,市民也自然預期政府終於負起推人上車的責任。
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安樂窩,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滿足全部人所有的慾望。就算在地多人少的地方,也沒有出現過全民自置物業。
全民推上車既然是不可能完成任務,特區政府的新居屋,總要畫一條線,釐清政府對市民自置物業的既定政策目標。結果,香港又重蹈當年八萬五的覆轍。
如此推演下去,不難看到經過連串轉變之後,特區政府將會越來越深入干預物業市場。
歷史告訴我們,每當政府鼓勵出手干預樓市,往往牽連無辜的業主淪為負資產。事實上,回歸之初雖然有亞洲金融風暴,但真正摧毀了物業市場的一浪,卻是出現在 98年政府救市之後。
假若未來經濟環境急速轉壞,又或者按揭利率回升,令這些新居屋六合彩中獎者要是突然負擔不起供樓的責任,政府會撒手不管嗎?如果政府出手打救已經佔盡便宜的新居屋業主,難道又可以不照顧其他在水深火熱中的業主嗎?
最後,人人都想向政府拿到點什麼,其實卻在互相剝削,社會也自然更加多利益衝突。
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,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。